腊梅

腊梅又名:蜡梅,别名金梅、蜡花、蜡梅花、蜡木、麻木紫、石凉茶、唐梅、香梅,是腊梅科、蜡梅属植物。落叶丛生灌木,是中国特产的传统名贵观赏花木,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丰富的腊梅文化。唐代诗人李商隐称腊梅为寒梅,有“知访寒梅过野塘”诗句。《姚氏残语》又称梅为寒客。它也因为在冬天开放而被称作冬梅。蜡梅花开春前,为百花之先,特别是虎蹄梅,农历十月即放花,故人称早梅。腊梅先花后叶,花与叶不相见,腊梅花开之时枝干枯瘦,故又名干枝梅。腊梅花开之日多是瑞雪飞扬,欲赏腊梅,待雪后,踏雪而至,故又名雪梅。又因腊梅花入冬初放,冬尽而结实,伴着冬天,故又名冬梅。 生于山地林中。腊梅性喜阳光,能耐荫、耐寒、耐旱,忌渍水。蜡梅花在霜雪寒天傲然开放,花黄似腊,浓香扑鼻,是冬季观赏主要花木。怕风,较耐寒,在不低于-15℃时能安全越冬,北京以南地区可露地栽培,花期遇-10℃低温,花朵受冻害。好生于土层深厚、肥沃、疏松、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壤土上,在盐碱地上生长不良。耐旱性较强,怕涝,故不宜在低洼地栽培。树体生长势强,分枝旺盛,根茎部易生萌蘖。耐修剪,易整形。先花后叶,花期11月~翌年3月,7~8月成熟。


植物简介


腊梅又名:蜡梅,别名金梅蜡花蜡梅花、蜡木、麻木紫、石凉茶、唐梅香梅,是腊梅科、蜡梅属植物。落叶丛生灌木,是中国特产的传统名贵观赏花木,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丰富的腊梅文化。唐代诗人李商隐称腊梅为寒梅,有知访寒梅过野塘诗句。《姚氏残语》又称梅为寒客。它也因为在冬天开放而被称作冬梅。蜡梅花开春前,为百花之先,特别是虎蹄梅,农历十月即放花,故人称早梅。腊梅先花后叶,花与叶不相见,腊梅花开之时枝干枯瘦,故又名干枝梅。腊梅花开之日多是瑞雪飞扬,欲赏腊梅,待雪后,踏雪而至,故又名雪梅。又因腊梅入冬初放,冬尽而结实,伴着冬天,故又名冬梅。

生于山地林中。腊梅性喜阳光,能耐荫、耐寒耐旱,忌渍水。蜡梅花在霜雪寒天傲然开放,花黄似腊,浓香扑鼻,是冬季观赏主要花木。怕风,较耐寒,在不低于-15时能安全越冬,北京以南地区可露地栽培,花期遇-10低温,花朵受冻害。好生于土层深厚、肥沃、疏松、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壤土上,在盐碱地上生长不良。耐旱性较强,怕涝,故不宜在低洼地栽培。树体生长势强,分枝旺盛,根茎部易生萌蘖。耐修剪,易整形。先花后叶,花期11月~翌年3月,78月成熟。

野生于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、河南、陕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省;广西、广东等省区均有栽培。日本、朝鲜和欧洲、美洲均有引种栽培。

腊梅在百花凋零的隆冬绽蕾,斗寒傲霜,表现了中华民族在强暴面前永不屈服的性格,给人以精神的启迪,美的享受。它利于庭院栽植,又适作古桩盆景和插花与造型艺术,是冬季赏花的理想名贵花木。它更广泛地应用于城乡园林建设。河南农业大学赵天榜教授曾调查总结了腊梅园林配置的几种形式。

1)片状栽植,形成蜡梅花林 该种栽植具有面积大、品种多、花期长等特点,是人们游玩散心、健身之地。

2)主景配置 指建筑正面门口、两侧以及中心花坛处的园林绿化配置。以腊梅作主景,配以南天竹或其它常绿花卉,构成黄花红果相映成趣、风韵别致的景观。

3)混栽配置 通常采用腊梅、鸡爪枫、黄杨、月季、牡丹、或金钟花、红叶李等树种混栽,构成不同层次,不同物种的灌、乔混合配置。采用自然式的高低相配、错落有致,造成姿态、花色等综合配置的花坛,具有多物种、多层次、花期长等特色。

4)漏窗透景 漏窗透景是江南园林建筑中的一大特色。在窗下配置常绿或落叶乔木。腊梅配以火棘、翠竹、南天竹等,通过漏窗半掩半露之景,显得可爱。

5)岩石、假山配置。腊梅与岩石、假山相配置,也有可取之处。如河南郑州市紫荆山公园在假山上采用腊梅不同品种为主景,桂花、地柏、翠竹相配衬,造景美丽,显得可爱。